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年轻前列腺腺癌的临床诊治(2)

年轻前列腺腺癌的临床诊治(2)

前列腺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年轻人的前列腺腺癌的发生率非常低[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前列腺癌认识的增强以及 PSA 的广泛运用,年轻前列腺癌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外针对年轻人前列腺腺癌的研究均较少,其临床、病理特点尚不清楚。本文报道了我国年轻前列腺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
在临床表现上,10 例患者中有 6 例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并且这 6 例患者的年龄都偏轻。通常年轻人出现下尿路症状在临床上首先考虑慢性前列腺炎,这 6 例患者都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均按照慢性前列腺炎进行诊治,临床疗效不佳,直至进行 DRE 检查发现前列腺质硬或触及硬结,才考虑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而确诊时 PSA 水平较高,临床分期较晚,以 T4 为主,穿刺活检病理中Gleason 评分较高,以 9 分为主。4 例患者临床无症状,因常规体检发现 PSA 升高行进一步检查发现前列腺癌,这 4 例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与伴有下尿路症状的 6 例患者相比,临床分期相对较早,穿刺活检病理的 Gleason 评分相对较低。因此在临床上需要穆大为,等 年轻前列腺腺癌的临床诊治经验:10 例报告 569 强调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 DRE 检查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反复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需要详细检查,而对部分年龄接近 50 岁的患者( 尤其是前列腺体积增大的患者) 可以进行 PSA 和 DRE 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本组 10 例患者的临床分期以 T4 为主,且 Glea-son 评分较高,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临床上对年轻患者早期发现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反映了年轻患者的肿瘤在病理特点上与老年患者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 PSA 引入临床之前,早期的研究发现年轻前列腺癌患者就诊时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分期较晚,肿瘤转移的比例较高[2 -3]。Ruska 等[4]报告了 16 例年龄小于 40 岁的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多因 DRE 阳性行前列腺穿刺,术后病理显示,T2 的有 9 例,T3 的有 7 例,2 例有淋巴结转移( 其中 1 例术前 PSA 为 2. 2 g/L) 。Riopel 等[5]分析了 543 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发现,矫正分期、分级等因素后,与年龄大于 50 岁的患者相比,小于 50 岁的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更高。同样,Huben 等[1]也发现,年龄小于 50 岁的患者出现肿瘤远处转移的比例显著增加。而 Smith 等[6]的研究没有发现肿瘤分期存在年龄的差异,但该研究是在 PSA 广泛运用后、临床高度警惕前列腺癌可能性的结果。因此,对于年轻人的前列腺腺癌,对于临床上通过 DRE 发现的肿瘤,通常进展和转移的风险较高,而积极采用PSA 筛查,则可能发现更早期的局限性肿瘤。
目前,有关年轻前列腺癌的研究都是回顾性的经验总结,尚缺乏循证医学的研究证据,因此没有可靠的指南遵循,治疗方法需要个体化,需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对于已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可以选择内分泌治疗。本组随访的病例中,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欠佳,这可能与肿瘤的 Gleason 评分均为 9 分有关。
对于 PSA 不是很高、肿瘤局限的可能性较大的患者,当然还是首选手术治疗,术后需要注意组织病理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已有的研究显示,尽管年轻患者术后病理分期较晚的比例较高,但预后相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是相对较好的[1,5]。对于具有局部进展和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单一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欠佳,因此,对于这一部分患者,应当积极采用包含手术、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以期能更有效地控制肿瘤[7 -8]。Kumazawa等[9]对 17 例累及膀胱颈的 T4N0-1M0 的前列腺癌患者行膀胱前列腺全切术联合内分泌治疗,5 年无进展的患者比例为 62. 2%,肿瘤特异生存率为87. 1% 。在本组病例中,有 1 例患者选择了膀胱前列腺全切、盆腔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术后联合内分泌治疗和放疗,目前正在随访中。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QQ:522-52-5970

腺癌   前列腺   临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