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比较阅读在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_免费论文全文下载

比较阅读在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_免费论文全文下载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在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将十七年文学与新时期文学中同题材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和整合,进而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这样的方法,推广到中国现代散文专题研究中,效果仍然很好。要上好比较阅读课,课前提出讨论问题是关键。这样的横向纵向比较阅读突破了传统的线型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可以应用与推广到其他相关科目的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比较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 应用 推广
每次教研室活动,老师们都会抱怨现在的学生不读作品。作为以解读品鉴研究作品的课程究竟该如何进行下去?这确实是一个难题。怎样激发学生愿意读作品,尤其是去读那些文学价值待估的作品,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前三十与新时期以来的作品往往是一个显著的分水岭,如果按照文学史的顺序讲,开头就把学生读作品的兴趣败坏了。如果在文学史内部进行比较阅读,是否可以调动起学生阅读作品的热情?这是本文试图要解决的问题。
1为什么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进行比较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不好教,尤其是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尽管主流文学史在不断拔高它的地位和价值,在学生中喜欢阅读这两个时期作品的人并不多。这让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感到很为难。所教学生大都属于在校本科、专科学生,还没有深入研究一部作品的能力,往往凭兴趣阅读;若是某个作品读起来,让他们不舒服,他们可能就不会再去花时间仔细阅读作品。若是直接跳过去不讲,无法还原中国百年文学史的真貌;若是强迫学生必须阅读这些作品,收效甚微。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唐小兵主编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此书将十七年文学作品的生成过程做了一个资料上的还原。这个研究思路让我耳目一新,是否可以将这个解读方法用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对同一题材,或者同题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尤其是将新时期文学与十七年文学进行比较阅读,是否就能调动起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笔者用了两年时间,在具体教授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散文专题中,不断摸索,找出一些路径,归纳整理成此文,以供方家查缺补漏。
2如何进行?
2.1将同一个题材,不同书写的作品归类
譬如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与路遥《人生》,将这两个中篇小说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的原因是他们都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乡下时感情很好,但进城后二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痕,对于这样一种由于空间变化所带来的城市文明对二人感情冲击的结果,萧也牧与路遥作了完全相反的处理。很显然,萧也牧的处理方式要保守得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意满足了规范对作家的要求。但同题材文章给两位作家的命运带来了非常不同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语境对文章的生成以及作家的影响。再如梁斌的《红旗谱》与陈忠实的《白鹿原》,写的都是20世纪前五十年的中国,只是《红旗谱》反映的冀中平原一带的生活,而《白鹿原》反映的关中平原一带的生活。但两位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及人物关系却非常的不同。造成这样区别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同一题材的书写,只要出现不同,就有了比较的价值与意义了,引发学生自己查资料、思考梳理总结得出结论。这也是设置比较阅读的目的之一。不要接受一个由他人输灌而来的结论,即使自己的大脑曾经作过他人思想的跑马场,在关闭栅栏时,也要把马掌清扫,留下自己的脚印。
可以进行比较的作品还有:杨朔的《荔枝蜜》与钟敬文《荔枝》,莫言的《红高粱》与张爱玲的《金锁记》,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与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周作人的《谈酒》与梁实秋的《谈酒》,林语堂的《女人》、张爱玲的《谈女人》、苏青的《谈女人》与周国平的《谈女人》等等。
2.2布置预习的个案分析
对即将在课堂上展开分析讨论的作品,教师提前两周给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然后带回课堂进行分组讨论后分享。提出好问题,是上好比较阅读课的关键,是对学生进行高效阅读的有力引导。
首先,以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与路遥的《人生》为例,提出如下思考题:两篇文章分别发表于哪一年?这样的语境对于作品和作家有无影响?分别叙述这两个作品的故事主线及结局,比较“张同志”与刘巧珍的异同。比较使用的创作手法,进而分析艺术成就上的差异。比较小说对作家的影响,进而谈谈语境对作家及作品生成的影响。
其次,以梁斌的《红旗谱》与陈忠实的《白鹿原》为例,问题如下:两部长篇小说分别出版于哪一年?作家分别用了多长时间完成作品?比较“冯兰池”与“白嘉轩”这两个地主形象的不同,说说形成如此反差的原因是什么?比较“朱老忠”与“鹿三”这两个农民的同与不同,简析这两个人物的艺术价值。比较两部作品的特色及成就。
3以期达成的目标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作品,查找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综合整理,最后进入课堂讨论与分享。这样的讨论就会有一定的深度,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真相也会浮出水面。这个学习过程的优势在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避免了教师越俎代庖,将一些观念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教师也是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找到的材料进行争辩,形成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观点。
通过两年的具体的教学实践,基本上达成了这样一个目标: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学价值待估的作品的习惯;培养学生寻找资料,然后对其进行整合,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有理有据论证的科研能力与演讲能力;激发学生科研与创作的热情。
具体来说,采用比较阅读后,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读完了梁斌的《红旗谱》。学生渐渐由文学爱好者的心态向专业学者的身份过渡,从前读书完全凭兴趣,若遇到不合口味的作品,立刻扔至一边。但比较阅读让他们关注作品的生成过程,开始思考语境对于作品生成的影响。课前的准备材料,构成了作业的一部分。课后就某一点切入,生发成一篇小论文。至此,两篇文章的比较阅读才算结束。
4进一步的推广
比较阅读,起初只是在中国当代文学中进行,基本上解决了学生不读十七年作品的难题。后来,推广到中国现代散文专题中,也有较好的效果。在比较周作人的《谈酒》和梁实秋的《谈酒》的同题散文中,引导学生思考:同是“谈酒”,由于二人的学养、气质、尤其对于散文的理解不同,形成不同风格,针对具体作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二人散文风格的具体呈现。尤其将朱自清与俞平伯的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比较时,更有意思。这两篇文章是朱自清与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后,同时著文。这样的作品,不存在时代背景、天气、季节的差异,但为什么风格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引发学生思考作者的气质、学养、性情等主观因素对于一篇文章风格的影响。在比较阅读钟敬文的《荔枝》与杨朔的《荔枝蜜》过程中,学生直言不讳地说出:读完了钟敬文的《荔枝》,觉得馋得厉害,特别想立刻买二斤鲜荔枝尝尝;而杨朔的《荔枝蜜》读完后,像参加完一个会议,蜜蜂以及劳动人民无私奉献成了自己必须铭记在心的内容,与荔枝蜜基本没有什么关系。从状物而言,钟敬文的《荔枝》无疑是成功的,就物言物,无人为的引申;而杨朔的文字,过于关注言志,使得文字情感不够客观中立。
经过这样几个学期的尝试,同题文章,或者同题材文章的比较阅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诱导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这样的比较阅读,也可以推广到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W、外国文学等教学中,若每门课程的老师都这样做,就可以帮助学生整合知识,使其进一步发挥知识迁移能力。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QQ:522-52-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