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勉为其难的努力_免费论文全文下载

勉为其难的努力_免费论文全文下载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一战后,受到一战及“总体战”理论的影响,日本军事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装备运用于战争及发挥的作用,使日本军部将本国的武器装备近代化列为“当务之急”。一战后日本陆军假借裁军之名,大力改进装备,不但组建了自己的坦克部队,更将坦克国产化视为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闭门造车的产物,虽然“试制一号”失败了,但日本人还是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为二战前迈人真正的“坦克生产国”奠定了基础。从“维克斯”到89中战

由于“试制一号”过于笨重,很多技术问题被认为正是出在这里,因此日本陆军要求第二辆坦克绝对不能超过10吨。恰好此时,日本陆军从英国引进了一种11.5吨重的“维克斯”C型中型坦克,这使其很自然地成为了“试制二号”的参考范本。
1927年3月,坦克连同维克斯公司的技术人员及全体坦克乘员一同抵达日本。在一次爬坡试验中,从发动机中泄漏出的汽油挥发气渗到作战室并最终导致爆炸起火,两名技术人员被烧伤,日军对这次事故印象深刻,认定汽油发动机太危险。这辆被烧坏的坦克被送到三菱内燃机名古屋制作所芝浦分工厂进行长达3个月的维修。三菱由此对该坦克构造有了深入了解,并在“试制二号”的设计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维克斯C的很多设计原封不动或者稍加改动后揉和进去。到1928年初,设计人员意识到按照他们的设计,坦克的重量将达到12吨,同时所选用的法制37毫米炮或日本的仿制品被认定为炮弹威力不足,因此研制工作被终止,并开始推倒重来,因而“试制二号”并没有造出原型车。不过经过减重设计后的样车,于1929年4月在大阪兵工厂试制成功,并随即在日本东北地区(注意是日本的东北)进行了1000千米的长距离行驶试验。由于陆军技术本部对它颇为满意,遂于当年结束前被定型为89式轻战车(轻型坦克,以下简称轻战)。值得注意的是,刚定型时这种坦克的确被称为轻型战车,后来由于强化结构、加强装甲防护的种种改进,战斗全重又突破10吨,达到11.5吨以上,这才改称中战车。
由于在本质上是一种日本人对维克斯C消化吸收后的摹仿品,又参考了部分雷诺FT-17的技术特点,所以89式中战车(中型坦克,以下简称中战)在外观上与这两种坦克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车体较高、短身管火炮、小直径负重轮、大直径诱导轮、有尾撬等。不过,由于维克斯C的汽油机爆炸事故令日本人印象深刻,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日本人逐渐将89中战动力由汽油机改为了柴油机。除了比汽油更安全外,还具备燃油经济性高、产量高等特点,这对日本这个纯石油进口国而言很重要。也正因为如此,89中战分为两个版本,早期的装汽油机的称为89甲中战车。从1934年起,其动力装置改用柴油机,称之为89乙中战车,西方称之为89B坦克。
89中战净重12.1吨,战斗全重13吨,乘员4人。主要武器为一门90式57毫米火炮,射程5600米,辅助武器为2挺6.5毫米九一式机枪,携弹量2745发,前机枪在车体左侧,炮塔机枪与火炮轴线呈150度夹角(逆时针方向)。甲型动力装置为直列6缸水冷航空汽油机,118马力;乙型为日本设计的J3型直列6缸风冷4冲程柴油机,120马力。车体尾部可安装尾橇,可将越壕宽从2米提高到2.5米。铆接结构前装甲17毫米,侧装甲12~17毫米,顶装甲10毫米,最大行驶速度2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70千米。作为日本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坦克,定型后的89中战,主要由三菱重工业公司(株式会社)生产。但关于89式战车的总生产量说法不一,一说为404辆,一说为409辆。为侵华量身定制的“轻战车”
虽然海军的“南进”战略与陆军的“北进”战略存在分歧,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两种战略主张之间却也有一致点,这就是双方都重视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在日本侵略扩张中的重要作用。日本只有在吞并朝鲜的基础上,进一步占领中国东北乃至长城以南的部分地区,才能有力支持“南进”或“北进”战略。也正因为如此,针对中国军事力量的赢弱现状,日本陆军认为98中战太重、太贵,较轻、较便宜的轻型战车更适合在中国的军事行动。在这个背景下,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轻战车”出现了。
92式骑兵战车是日本独立开发的第一种轻坦克,该坦克由石川岛自动车制作所设计和开发,在日本皇纪2592年(1932年)正式装备部队,因此得名。此骑兵战车主要装备骑兵旅团与日军野战师团的骑兵联队,用于战场火力支援,快速突袭与对敌追击任务,这型骑兵战车装备的13.2毫米重机枪对30年代的轻型坦克有很大破坏力,不过自身装甲防护也较弱,不能防护400米距离内步枪射来的7.92毫米穿甲弹,因此很少用于直接引导步兵冲锋。紧随92式骑兵战车出现的是94式轻战车(以下简称94轻战),该车又被称为94式轻装甲车或豆战车,实际上是一种超轻型坦克,武器只有一支机枪。此型骑兵战车装备骑兵旅团与日军野战师团的骑兵联队、搜索联队,用于引导步兵冲击、快速突袭与对敌追击任务。然而战场实践表明,94轻战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作品,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94轻战投入实战,中国士兵发现这种坦克只要用一个炸药包或一个集束手榴弹就可以把它炸毁,有时甚至用重机枪发射毛瑟重尖弹都可以打穿其装甲从而杀死车内乘员。也正因为如此,日军很快在94轻战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强化型的97式轻战车。作为94轻战的发展型,97式轻战车有更好的抗弹造型,并换装了柴油发动机,提高了生存能力,最重要的改进是安装了94式37毫米坦克炮,具备了相当强的反坦克能力。
不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最成功的日本轻战车,要算是95式系列。1933年7月,日本陆军技术本部要求开始6吨级“轻战车”的设计工作,由三菱制作所试制。三菱公司从1934年7月开始,依托骑兵学校和步兵学校,对初样车进行了射击试验和700千米的行驶试验,证明其性能良好。但样车的战斗全重超过了预定的6.5吨,达到了7.5吨,最大速度也未达到指标。经过减轻重量的修改设计后,于1934年9月制成了第二辆样车,该车满足了军方的要求。又经过局部修改后,于1935年正式定型,由于这一年是日本皇纪2595年,所以定名为95式轻战车(以下简称95轻战)。在总体布置上,95轻战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如总体设计上“小巧玲珑”、整车的高度较高、炮塔位置偏左、车体侧面“鼓大包”、“歪把机枪”等,这些特点从侧面和顶部的照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从顶视照片中可以看出,炮塔位置偏左和车体侧面“鼓大包”,是紧密相联系的。由于动力一传动装置的位置偏右,而传动轴又通过战斗室,致使整车的高度增加;而为了不使整车高度过分增加,又不得不将炮塔偏左布置。同时由于车体的宽度不足2米,变速箱在车体前部,动力舱在后部,中部的战斗室要布置下3名乘员、炮塔、火炮和弹药等,显得十分拥挤,不得已只好将战斗室的两侧鼓出一个弧形大包。至于“歪把机枪”也是同一个道理,日本人将95轻战定位为“支援步兵用战车”,这样在主炮面向前方的同时,也要有向后的火力。但是由于炮塔的轮廓很小,不可能在正后方布置一挺机枪及机枪手的位置,只好将机枪侧向一个角度,成为“歪把机枪”。看来这些奇特的布置,还是很有名堂的。 95轻战上的主要武器是1门94式37毫米坦克炮,这种火炮身管相对较长,全炮长1.36米,重仅64千克,具有一定的穿甲威力,在300米的射击距离上可穿透45毫米厚的钢装甲。弹药基数为120发。火炮的高低射界为-10度~+24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0度。也就是说,即使炮塔不旋转,火炮也可以左右转动10度。辅助武器是2挺仿捷克造的97式7.7毫米重机枪,可自动连发射击,乘员需抵肩射击,弹仓内有20发机枪弹(到二战后期改为链式供弹),带1.5倍的瞄准镜,其中的1挺为前机枪,另1挺为炮塔后机枪,共携弹3000发。前机枪由机枪手操纵,炮塔后机枪由车长操纵。由此还可以看出,95式轻战的车长是够累的,一个人既要指挥全车作战,又要打炮、装炮弹和操纵炮塔后机枪,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
95轻战的装甲厚度为6~12毫米,主要部位的装甲为12毫米厚,仅能防轻武器的攻击,防护性差是95式轻战的致命弱点。但是,由于二战中东南亚各国及中国军队很少有反坦克武器,使95轻战能肆虐于一时。在日军入侵中国的许多战斗中,95轻战和97中战相配合,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还制成一种“北满型”95轻战,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行动装置上。由于95轻战的负重轮间距和中国东北地区红高梁地的垅距差不多,致使这种坦克在这一地区横跨地垅越野行驶很困难。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日本人特意在第1、2负重轮和第3、4负重轮之间各加一个小直径的辅助负重轮,才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北满型”95轻战,改装数量很小,用来装备关东军战车部队。
之所以将95轻战称为日本最成功的轻型坦克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众多的衍生型号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比如由95轻战改进而来的98轻战就是如此,战争期间98式轻战车总共生产了113辆。鲜为人知的是,98式轻战车还有一种火力强化型号,车体悬挂系统改为扭杆式,换装了1式47毫米战车炮,但生产数量极为有限。至于2式轻战是另一种95轻战的改进型号,其最初的定位是一种可用巨型滑翔机运载的“空降坦克”。与95轻战相比,2式轻战的主要特点在于安装了一门改良的一式3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一个放大的炮塔。然而,由于需要让95轻战在生产线上保有优先权,2式轻战的生产1944年才开始,战争结束前只造出34辆。除了2式轻战之外,日本人还利用95轻战发展出了所谓的3式、4式、5式轻型坦克。得意之作――97式中战车系列
可以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坦克工业的最高成就非97式中战车(以下简称97中战)莫属。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89中战的火力和机动性已明显落后于世界坦克的发展潮流,日军参谋总部和工程部在1936年决定发展一种新式坦克。时值卢沟桥事变爆发之际,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急需大量坦克投入战斗,于是采用了三菱重工的样车,将其定名为97式中战车,97是日本天皇纪年2597年(公元1937年)的后两位数字。该坦克1938年开始装备,一直服役到1945年,共装备了1500多辆。其中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了1224辆,日立的龟有工厂和相模工厂生产了300多辆。
97中战战斗全重15.3吨,乘员4人,主要武器为1门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可发射榴弹和穿甲弹,携弹量120发(榴弹80发、穿甲弹40发),辅助武器为2挺97式7.7毫米重机枪,其中1挺为前置机枪,另l挺装在炮塔后部偏右的位置。动力装置为1台功率为125千瓦的12缸风冷些油机;最大速度38千米/小时。车体和炮塔均为钢质装甲,采用柳接结构,最大厚度25毫米。由于97中战机动性能强、可靠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被日军作为得意之作,并因此在战争中又衍生出了97改、1式、2式、3式、4式与5式中型坦克。
97改中型坦克战斗全重增加到15.75吨。由三菱公司设计出新炮塔,换装1式47毫米火炮,这种坦克在日本称“97改”、“奇哈改”或是100式中战车。l式中战车是日军为准备“本土决战”,于1941年研制的中型坦克。“1式”的“l”,是日本天皇在位年代2601年的后l位数字,该车战斗全重增加到17.2吨,增加了1名装填手,炮塔尺寸也明显增大。车体改为焊接结构,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到50毫米,动力装置是三菱公司生产的100式12缸风冷柴油机,功率为176千瓦,共生产了587辆。3式中战车1943年设计定型,战斗全重增加到18.8吨,在1式中战车的基础上,换装了新式炮塔和75毫米坦克炮,取消了炮塔后部的机枪。最大速度减至38千米/小时。只生产了约60辆。4式中战车1944年研制成功,是第一种以反坦克作战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日本坦克,战斗全重为30吨,乘员5人,车辆外廓尺寸加大。主要武器为1门75毫米坦克炮,发动机为l台294千瓦的风冷柴油机;负重轮由6对增加到7对。车辆最大速度4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50千米,该坦克只生产了6辆。5式中战车1945年研制成功,战斗全重37吨,乘员6人,炮塔上装有1门75毫米火炮,车体前部还装有1门37毫米火炮。动力装置是1台航空发动机,功率400千瓦,最大速度45千米/小时,车体每侧有8个负重轮,最大装甲厚度75毫米。这种坦克只生产了l辆样车,日本便投降了。此外,97中战的变型车还有扫雷坦克、推土坦克、各种自行火炮、装有20毫米高射炮的防空坦克、坦克架桥车以及各种工程车和抢救车等。越来越荒谬的“重战车”之梦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出于技术、工艺、成本乃至预定战场环境的考虑,日本军方最初拒绝装备15吨以上的“重型坦克”。然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期,苏联军方成功仿制英国维克斯30吨级“独立”号重型坦克的消息传来(T-28中型坦克),令日本军方感到如鲠在喉,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明知本国工业基础实力不济,但还是强行上马了一系列重型坦克计划。1931年(昭和6年),由“试制一号”重战车(重型坦克)改进而来的91式重战车开发完成。91式重战车全重18吨,总体与“试制一号”相同,但是发动机输出有所增加,最高速度达到25千米/小时。采用多炮塔布局,火炮由初期的57毫米坦克炮换装成70毫米坦克炮。装备3挺机枪作为自卫火力。包括样车在内,91式重战车共生产了4辆,随后日本又对其进行了改良,衍生出了95式重战车,该型坦克以91式重战车为蓝本进行了改修,主要是增强装甲、火力与野外适应性,战斗全重也相应增至25吨,然而1934年生产出第一辆原型车后并没有投入量产。
令人感到可笑的是,尽管日本人从来没有研制成功超过30吨级以上的“重战车”,但到了1939年,由于诺门罕战役失利,受到了刺激的日本陆军又开始开发100吨级的“超重战车”。当时陆军省岩畔豪雄大佐前往陆军本部,未经正规手续下达了巨型坦克的秘密研发命令,此乃岩畔大佐的私人命令。该计划在技术本部第五部车辆科长村田大佐率领下秘密进行,1940年即完成样车。该车被设计为在不能行走的情况下,可将其埋入地中,仅露出炮塔作为要塞使用。样车相当庞大,车内空间可供人轻松站立行走,分为前部操作室,中部战斗室,后部机关室三部分,用16毫米钢板作为隔断隔开,11名预定乘员用梯子进入内部。预定装备主炮105毫米炮l门,75毫米炮1门,7.7毫米机枪1挺,以及100发以上的主炮炮弹。装甲外板使用低碳钢,前部厚度75毫米,再贴附一层75毫米钢板作为追加装甲。侧面厚度35毫米,在最外侧再追加35毫米垂直装甲板,实际上达到70毫米板厚效果。
该车离合器使用一般的机械多片式离合器,变速手柄置于驾驶员前方中央位置,需要双手才能操作。转向变速器采用周转齿轮式。动力装置置于车体后部,采用后轮驱动方式。样车的行走试验于相模陆军兵工厂的试验场进行,原乙未生少将也亲临试验现场。但是因为工厂内的试验道路仅仅是将山林和田地进行了简单平整,因此仅仅是直行,坦克履带就因为自重而下沉,无法行动。之后的野外试验,100吨坦克只是转向车体就下陷,底盘与地面摩擦使得转向只能断断续续进行,前进中,下部传导轮逐个脱落。最后的混凝土路面行走试验中,样车驶过的道路全都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军方认为难以投入实战而将样车丢到厂内仓库闲置,干1944年将其完全解体,设计图也烧毁处理。目前保存在静冈县富士宫市若狮子神社的一部分神秘残骸被认为是这辆100吨级超重战车曾经存在于世的唯一证据。
结语
作为一个贪得无厌的军国主义国家,日本的野心与其国力始终存在严重的“倒挂”,这一点在二战中的日本坦克上表现得十分明显。事实上,虽然勉强挤入了“坦克生产国“的行列,但日本贫弱的钢铁和汽车工业,却注定了其坦克制造业难有大的作为。以至于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过程中,其坦克工业只能生产出性能低劣且数量极少的战车。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QQ:522-52-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