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乌克兰地缘文化特征及其影响_免费论文全文下载

乌克兰地缘文化特征及其影响_免费论文全文下载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地缘文化是乌克兰危机的重要诱因,深刻地影响着乌克兰的内政外交。作为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乌克兰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其对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意义重大。研究乌克兰地缘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对厘清乌克兰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特征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乌克兰(除基辅市、塞瓦斯托波尔市)为研究区域,使用2001年乌克兰人口普查数据,2004年、2007年、2010年和2013年乌克兰对外贸易数据;2004年和2010年乌克兰总统大选候选人得票率,运用空间自相关技术,对乌克兰地缘文化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并分析地缘文化对贸易联系、政治走向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乌克兰地缘文化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从而在地理空间上将乌克兰割裂。②俄罗斯族居民聚居的东部地区对外贸易联系较强;而西部地区对外贸易联系较弱。③乌克兰族人口占绝对优势的西部地区是亲西方总统候选人的政治势力范围;俄罗斯族人口众多的东部地区则是亲俄总统候选人的政治势力范围。

关键词:乌克兰;地缘文化;空间自相关;对外贸易额;总统候选人得票率
中图分类号:K901.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013年11月,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宣布中止与欧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欲强化与俄罗斯的关系。随即,乌克兰反对派举行抗议示威活动,引发乌克兰危机,导致亚努科维奇下台。危机先在克里米亚半岛蔓延开来,俄罗斯族居民举行了反对新政权的抗议活动,并于2014年3月加入俄罗斯联邦。而后,乌克兰东南部地区相继爆发武装冲突,该地区陷入动荡,其中,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于2014年5月宣布“独立”。2015年,乌克兰东南部再度爆发多次武装冲突,双方甚至使用了火箭炮、坦克等重型武器。自2016年年初以来,乌克兰各派表面上偃旗息鼓,实则暗潮涌动。正是因为深植于乌克兰的地缘文化差异,才使得这场危机持续发酵。
所谓地缘文化,是指同一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群体因受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内容和特征的文化系统[1]。一定社会的地缘文化,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形态,并对其有着能动的、巨大的反作用。地缘文化不但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以极强的渗透性与经济、政治等相互融合,参与综合国力的竞争[2]。以地�文化范式来理解世界政治兴起于美国学者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他强调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主要作用。
目前乌克兰地缘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3-8]、危机内因[9-12]、地缘思想[13-17]等方面。研究手段多采用国际关系学的框架和思想进行定性分析,而从地理学的角度对乌克兰地缘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进行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乌克兰(除基辅市、塞瓦斯托波尔市)为研究区域,使用2001年乌克兰人口普查数据,2004年、2007年、2010年和2013年乌克兰对外贸易数据,2004年和2010年乌克兰总统大选候选人得票率,基于ArcGIS进行属性特征扩充,运用OpenGeoDa进行空间统计分析,探索乌克兰地缘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
1 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东连俄罗斯,北接白俄罗斯,西临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南滨黑海与亚速海(图1)。乌克兰共有24个州、1个自治共和国、2个直辖市,国土面积603700平方公里,东西长1316公里,南北长893公里。其95%的地区属平原,陆地边界线长5631公里,海岸线长1959公里。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米亚半岛南部为亚热带气候[18]。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空间统计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空间统计分析的思想源于地理学第一定律,即在地理空间中邻近的现象比距离远的现象更相似。其核心就是认识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间的空间依赖、空间关联或空间自相关,通过空间位置建立数据间的统计关系[19]。
1.2.1 空间权重矩阵
为揭示现象之间的空间联系,首先需要定义空间对象的相互邻接关系。因此,空间统计分析首先引入空间权重矩阵的概念。通常定义一个二元对称空间权重矩阵W,来表达n个位置的空间区域的邻近关系,其形式如下:
式中,wij表示i区域与j的邻近关系,通常根据邻接标准或距离标准来度量。常用的空间权重矩阵规则有两种,分别是:
① wij=1 当区域i和j相邻接0 其他
② wij=1 当区域i和j距离小于d0 其他
1.2.2 全局空间自相关
Moran指数是用来度量空间相关的全局指标,反映的是空间邻接或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1.2.3 局部空间自相关
Moran'I指数对空间自相关的全局评估忽略了空间过程的不稳定性,如需进一步考虑观测值的高值或低值的局部空间聚类,需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本文采用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缩写为LISA),主要使用局部Moran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1.3 数据来源
在乌克兰,相比于宗教,民族和语言更具有文化代表性和客观性,能准确地反映地缘文化的空间统计分布格局。故选取民族、语言等数据,揭示其地缘文化特征。基于本文的核心思想:民族和国家间以文化为重构界线,同一文化在经济、政治等领域趋于合作,故选取乌克兰对外贸易额、总统大选候选人支持率等数据,揭示乌克兰地缘文化对贸易联系、政治走向的影响。数据主要来源于乌克兰统计委员会(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of Ukraine)、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Central Election Commission)。 2 研究内容
2.1 地缘文化特征
2.1.1 地缘文化基础
在大部分历史中,乌克兰处于一种中间地带的位置:东西分隔开俄罗斯与波兰,占据广阔的欧亚大草原的最西端,成为欧洲与亚洲、西方与东方的中心[20]。从13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乌克兰先后经历了立陶宛、波兰、波兰-立陶宛共和国、哈布斯堡帝国的统治;17世纪中期开始,东乌克兰便一直处于俄罗斯帝国的统治之下。20世纪大部分时间内,乌克兰是前苏联的一部分;前苏联于1991年解体后,乌克兰独立。
2001年乌克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乌克兰共有130 多个民族,主体民族是乌克兰族,人口为 3754.1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 77.8%,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图2-a)。其次是俄罗斯族,人口为 833.41 万,占17.3%,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地区(图2-c)。同时,乌克兰还有不少跨界民族,白俄罗斯族27.58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6%;25.86万摩尔多瓦人,占0.5%;20.46万保加利亚人,占0.4%;15.56万匈牙利人,占0.3%;15.10万罗马尼亚人,占0.3%;14.41万波兰人,占0.3%。其中,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波兰人主要生活在西部地区;白俄罗斯人、摩尔多瓦人、保加利亚人主要生活在东部和南部地区。
乌克兰居民主要使用乌克兰语和俄罗斯语,以乌克兰语为母语的居民占全国总人口的67.5%,以俄罗斯语为母语的居民占29.6%。前者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图2-b),后者则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地区(图2-d)。根据2006年Razumkov调查显示,乌克兰居民定期参与宗教活动的教徒约占全国总人口37.5%,其中东正教教徒占信教人口的72.0%,天主教占15.8%。前者主要活动区域为东部地区,后者为西部地区。
2.1.2 地缘文化特征的探索性空间分析
基于全局Moran’s I指数,乌族人口比例(28.6%)、俄族人口比例(42.85%)、乌语使用比例(48.04%)、俄语使用比例(58.27%)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特征,且俄族、俄语空间依赖性更强,即其空间聚类效应更显著。通过对乌克兰地缘文化基本特征的分析发现,尽管乌族与乌语、俄族与俄语分布大致重合,但只体现单一要素的空间分布,并没有体现文化的空间特征。对乌克兰地缘文化进行探索性空间分析,结果显示,乌族与乌语、俄族与俄语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乌族-乌语的Moran’I指数(0.3752)并没有俄族-俄语的Moran’I指数(0.5090)高,说明乌克兰语使用比例低于乌克兰族人口比例,俄罗斯语使用比例高于俄罗斯族人口比例。这现象意味着部分乌族居民将俄语视为母语。
对乌族-乌语、俄族-俄语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图3),可以发现,两种文化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且呈现东西对立态势。其中,乌克兰文化集中于沃伦州、罗夫诺州、日托米尔州、基辅州、利沃夫州、捷尔诺波尔州、赫梅利尼茨基州等7个州;俄罗斯文化则主要集中在哈尔科夫州、卢甘斯克州、顿涅茨克州、扎波罗热州、赫尔松州等5个州。造成乌克兰文化分布的原因主要是乌克兰历史上被不同国家数次侵占,特别是历史上沃伦州、罗夫诺州、利沃夫州等州均属加利西亚地区,尽管18世纪俄罗斯曾对乌克兰进行过两次领土扩张,但加利西亚地区并未进入俄罗斯版图,而是被并入哈布斯堡帝国。因此,该地区乌克兰人倾向于发展独立的文化认同,是乌克兰民族主义活动的主要区域,并且该地区俄族人口较少。而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大批俄罗斯人迁至乌克兰的东部与南部,从事煤矿和工厂工作。此外,前苏联政府在乌克兰强制推行俄语,引起乌族居民不满。乌克兰独立后,乌克兰语迅速确立国语地位,在西部地区强势流行。但由于东部地区拥有大量俄族居民,俄语仍作为其日常用语。
2.2 地缘文化对贸易联系的影响
只有在地理与文化一致时,地理邻近才可能作为国家间合作的基础。离开了文化,地理上的�近不会产生共同性,而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21]。
为了解地缘文化的不同是否直接影响到其对外贸易联系,本文将乌克兰族、俄罗斯族的空间分布情况与对外贸易额建立相关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表1)。 可以发现,乌族人口比例与对外贸易额呈现显著负相关性;俄族人口比例与对外贸易额呈现显著正相关性。此外,乌克兰在贸易上对俄罗斯依赖严重。俄罗斯是乌克兰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3年乌克兰对俄罗斯货物进出口额达383亿美元,占其当年进出口总额的27.3%。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2013年乌克兰国民生产总值为1774亿美元,由此计算所得的乌克兰外贸依存度达79.1%,而仅与俄罗斯贸易额就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1.6%,可见乌克兰对俄罗斯依赖程度之深[11]。因此,将俄罗斯族人口密度作为因变量,分析其对乌克兰对外贸易的影响。
根据俄罗斯族人口比例-对外贸易额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将双变量空间聚类程度分为2个类型(图4):①高高聚类区,该区域内的省份具有高俄族人口比例-高对外贸易额的空间特征;②低低聚类区,该区域内的省份具有低俄族人口比例-低对外贸易额的空间特征。
(1)高高聚类区。主要集中在乌克兰东部工业发达地区,包括哈尔科夫州、卢甘斯克州、第聂伯罗彼得罗斯克州、顿涅茨克州、扎波罗热州等5个省份。该类型省份俄族人口比例高、邻近俄罗斯,资源丰富,工业技术发达。2004年~2013年该类型省份数量略有下降。2004年~2007年该类型省份为上述五省,但在2010年~2013年减至4个,第聂伯罗彼得罗斯克州不在此类型中。正是因为2008年经济危机对乌克兰对外贸易造成极大影响,因此该类型省份有所减少。但东部地区曾是前苏联重要的资源供应区和工业加工区,上述5省对外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五成以上,其在钢铁、机械与金属加工、机械、食品工业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目前仍是乌克兰重要的对外贸易输出区。 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乌克兰地缘文化可以发现,其地缘文化特征、对外贸易、政治倾向具有强烈的聚类效应和极化趋势,极大地加深了乌克兰的地缘文化“裂痕”。同时,“裂痕”又反作用于乌克兰的经济、政治等方面,使得“裂痕”持续加剧。
参考文献:
[1] 尹朝晖. 地缘文化――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新视角[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1:104-106.
[2] 张继国. 论地缘文化[J]. 社科纵横,2011,26(9):126-128.
[3] 王庆平. 影响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的地缘经济因素[J]. 西伯利亚研究,2011,38(5):65-67.
[4] 方雷,刘凯. 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乌俄关系[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1):36-41.
[5] 张弘. 大国关系调整与乌克兰的“欧洲一体化危机”[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1):20-33.
[6] 陆钢,张耀. 乌克兰选举与大国地缘政治[J]. 俄罗斯研究,2005,135(1):7-15.
[7] 顾心阳. 地缘政治语境下的乌克兰危机与中国崛起[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4):45-50.
[8] [乌克兰]列昂尼德・库奇马. 乌克兰:政治、经济与外交[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9] 张昕,冯绍雷. 乌克兰危机的理论透视[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1:20-33.
[10] 柳丰华. 乌克兰危机:内因、大国博弈因素与前景[J]. 俄罗斯学刊,2014(3):11-20.
[11] 王军. 乌克兰危机的民族政治解读[J]. 国际安全研究,2014,4:27-38.
[12] 戴长征,张中宁. 国内囿域下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及其影响[J]. 东北亚论坛,2015,115(5):83-98.
[13] 董晓阳,李静杰. 乌克兰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地缘战略[J]. 东欧中亚研究,1996(1):48-57.
[14] 顾志红. 乌克兰融入欧洲战略浅析[J]. 欧洲,1999(4):61-65.
[15] 沈莉华. 乌克兰融入欧洲战略及其对俄罗斯的影响[J]. 俄罗斯学刊,2012(3):36-43.
[16] 葛汉文. 冷战后乌克兰的地缘政治思想[J]. 俄罗斯研究,2013,185(5):3-22.
[17] [乌克兰]季米特里・巴吉夫. 乌克兰的地缘战略[M]. 基辅:科学院国家与法研究所出版社,2000.
[18] 世界知�R年鉴编写委员会. 2012/2013世界知识年鉴[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715.
[19] 徐建华. 计量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58.
[20] [美]保罗・库比塞克. 乌克兰史[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1.
[21] [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105-110.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QQ:522-52-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