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乞巧节,外婆送我“出花园”

乞巧节,外婆送我“出花园”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每逢农历七月初七,天上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地上的妙龄少女们则忙着“乞巧”,祈求美好的姻缘。七夕是中国民间源远流长的女儿节,欧阳山先生在《三家巷》中就曾这样描绘过广州的七夕:“这七月初七是女儿的节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独出心裁,做出一些奇妙精致的巧活儿,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来乞巧……依照广州的风俗,这天晚上姑娘们摆出巧物来,就得任人观赏,任人品评,哪家看的人多,哪家姑娘就体面。”和广州相比,潮汕地区的七夕更带有“成人礼”的味道。和广州流行“拜七姐”、“摆七娘”有所不同,潮汕一带的人家,每逢到了“吾家有女(子)初长成”的时候,习惯于七夕这一天送子女“出花园”。《阿姐出花园》就是潮汕童谣中相当著名的一首。
何为“出花园”?广州尽管也有“氽氽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带我睇龙船”的童谣(《氽氽菊花园》),却并无“出花园”这一说。下面就来欣赏一下这首《阿姐出花园》:
唷……嗬……
七月七,乞巧节。
红衫仔,红腰儿,
红屐儿脚上穿,红花儿插头上。
外婆送我出花园,送我出花园唷。
转眼到了出花园,谁为我做红衫?
肚腰里压着二个铜钱,一出花园我别了少年。
转眼到了出花园,我成年的这一天。
枝头采来十二样花儿,一洗心头好玩的昨天。
我个细弟我个细妹,我个细弟我个细妹,阿姐带你快些长大,回报爷娘养俺的恩情,回报亲人美好的祝福。
很明显,“出花园”是一种主要在七夕举行的成人礼。经历过“出花园”意味着长大成人,从天真烂漫的花朵幼苗成长为雄姿英发的国家栋梁,从此肩负起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而且按照风俗,过了“出花园”这天孩子就能成亲了。可以说,“出花园”类似于古代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潮汕地区之所以管成年叫做“出‘花园’”,《潮汕民俗大典》(叶春生、林伦伦著)介绍了其两种来历:“第一,昔时富家大户住宅常配套建有花园,为孩子嬉乐之所。孩子长到15虚岁,则被认为可以走出家门了,值得庆贺。第二,潮俗信仰‘公婆神’,潮人认为儿童在15岁前一直是生活在公婆神保护下的‘花园’里,当儿童长到15岁时,在七月初七这天必须举行‘出花园’的仪式,让孩子跳出‘花园’墙,走向社会。”以“花园”比喻少年儿童成长的环境,以“出花园”比喻长大成人,实在是形象生动。
和现在以满18周岁为成人的习惯不同,“出花园”多在满15岁时举行,而且指的是虚岁,程序也颇为讲究:“出花园仪式是将三牲果品合凑成4件或8件或12件,陈置在俗称‘胶掠’(一种圆形的竹编簸箕)中,请出公婆神的香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这是最后一次拜公婆神。这一天孩子要穿红皮木屐,要跳过‘胶掠’,往返多次。中午,家中要备办丰盛的午餐,有肉、鸡蛋(鸭蛋、鹅蛋也行)等12道菜(表示一年12个月生活幸福)。”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潮汕各市县的“出花园”和《潮汕民俗大典》上描述的情形不尽相同,比如祭祀时以祭拜“公婆母”(床神)为多,但也有拜“天公”(玉皇大帝)、“伯公”(土地神)、“司命公”(灶神)的,潮汕地区多神崇拜的特点在“出花园”中也有体现。不管祭拜的是哪路神明,“出花园”都是长辈寄托对即将成年的子女美好祝愿的一种形式。不论祭拜的是哪路神明,小孩都要沐浴更衣——穿红肚腰、红木屐,所谓的“红衫仔,红腰儿,红屐儿脚上穿,红花儿插头上”,还要一整天都留在家中不能外出,以示不再是到处乱窜的顽童;家长则要做一桌丰盛的饭菜献给神明,祈祷、感谢神明保佑家中小孩茁壮成长。吃饭时“出花园”的小孩要坐主位,每一道菜都要由其先动筷子。要吃鸡、甜圆(汤圆)、鸡蛋等菜肴,不需要全部吃完,但每碗都要象征性地吃一点:吃猪肝猪肚,寓意从此“换肠换肚”,脱胎换骨做大人;啃个鸡头(鸡冠),以后出人头地,兴旺发达;吃过芹菜,以后就能吃苦耐劳;吃点厚合菜(恭菜、莙达菜),以后生活就能和和美美,处处六合;吃蒜,从此能写会算,吃葱,聪明伶俐;吃豆干,以后能入仕做官……
虽然民谣里唱的是《阿姐出花园》,但“出花园”并不是阿姐、阿妹的专利,阿兄、阿弟同样也可以出,由于受“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有的地方甚至只有男丁才搞“出花园”,或男丁的仪式更为隆重、更为讲究。比如,有的家庭,在儿子“出花园”时,家里在仪式结束后还设宴招待亲朋,而在女儿“出花园”的时候就简化掉了这个环节。
“出花园”不仅阿姐有,阿兄更有;而且不仅潮汕地区有,梅州等客家地区同样也有。仪式流程虽有所区别,但同样是表达对神明的感谢,祈求子女健康平安。“出花园”是潮汕、客家地区非常流行的一种成人礼仪式。记得我单位的一位教授一次在新生入学仪式上的讲演,题目就是《人生需要一些仪式》。的确,满月洗礼、入学开蒙、长大成人、就职演说、婚丧嫁娶……一个个的仪式见证了我们一次次的成长,人生可以说是由仪式组成的,“出花园”正是其中之一。也许,它算不上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却是承载着长辈对后辈美好祝福的一种方式。现在由有关部门组织的18岁成人宣誓仪式不也是一种“出花园”吗?和那些动不动就“奋斗终身”的宏大叙事相比,求平安、求健康、求聪明、求和美、求升官……“出花园”的种种愿望和理想谈不上有多崇高,甚至还可以说它庸俗,是小农意识,但它却朴实无华、亲切感人,反映了老百姓最朴素、最真实的幸福观。
“摆七娘”也好,“出花园”也罢,多少民俗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被扣上“封建迷信”的罪名而被一笔抹杀,而现在又纷纷被冠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名而被热炒,“××文化节”的广告铺天盖地,民俗成为招商引资、成为出政绩最好不过的旗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仅自欺欺人的“孙大圣故居”、“西门庆故居”应运而生,更有甚者,竟搞出些“太君抢花姑娘”的游乐项目,还美其名曰“红色旅游”,真是认贼作父!常常自诩为“礼仪之邦”的我们在过去是自己阉割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现在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不是民俗学家,但我想说,民俗既非阳春白雪,也非下里巴人,它只是劳动人民祖祖辈辈传承和遵守的一些点点滴滴的生活习惯,其中寄托着他们最简单、最朴素的生活理想。对待民俗,如何既不“棒杀”,也不“捧杀”,更不“炒杀”,这是今天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的。
责任编辑 朱继红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QQ:522-52-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