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三线力量”:贵州军工的发展引擎_免费论文全文下载

“三线力量”:贵州军工的发展引擎_免费论文全文下载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三线建设”成就了今日的贵州工业,“三线精神”造就了贵州国防科技工业的日新月异,“三线力量”已成为推动贵州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很多以为已经成为历史的人和事,其实都是还存在着的现实,并一直牵动着我们成长的记忆。
翻开有关文献,关于贵州“三线建设”时期的描述是这样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规模宏大的“三线建设”,是党和国家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十万建设大军奔赴贵州高原,开启了贵州“三线建设”的伟大事业。他们在贵州大地上播下工业文明的种子,成为支撑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筚路蓝缕贵州军工创造了“三线建设”的奇迹
历史的烟云早已消散,但有些记忆,是如何也抹不掉的。纸页之上,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贵州对于“三线建设”记忆的深厚感情。
上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风云突变,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感召下,从全国抽调一大批优秀人才,从富庶的沿海和繁华的都市,打着背包,跋山涉水走进了自古就有“驿站之险远最苦者,莫甚于黔省”之称的蛮荒之地――贵州大山。他们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建起了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军用电子业三大科研生产基地。
贵州地处“三线腹地”,在战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由此成为了“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其规模仅次于四川、陕西而居全国第三位。贵州“三线建设”是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包括其他相关产业等基础设施在内的大规模基本建设。贵州是中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贵州的“三线建设”起步时间和全国基本一致。当时确定的方针是:以铁路建设为先导,以国防工业为重点,能源、冶金、机械、化学工业相互配套。以1965年为起点,人们怀着为国防军工事业奉献青春与生命的热情,蒲公英般在深山里扎下了根。50多年光阴飞逝,不管他们今天身在何处,以何种方式生活,都无法抹掉自己身上深深的“三线”烙印。“献了青春献终生,献完终生献子孙”成为“三线建设”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但比起那些艰苦的回忆,更让建设者们自豪的是,这一场浩浩荡荡的战略转移,造就了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今天。
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同,“三线建设”遵从“靠山、分散、隐蔽、进洞”的方针,从东部沿海及北部工业城市,调动大批人力、物力往西部偏僻深山里转移,对贵州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家对贵州投入的100多亿元资金,崛起了一大批现代化工业企业,形成了以军工为主体的一定规模的工业基础。所有这一切,从根本上改变了贵州工业底子几乎空白的局面。
从1964年到1978年,是中国大规模“三线建设”时期,创业初期的困难不言而喻。刚开始,创业者们居住条件恶劣,要么住帐篷、草房,要么借住老乡民房,后来还亲自动手修建“干打垒”房屋。生活设备也是极其简陋,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没有蔬菜……即使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三线人”怀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三线精神”,用燃烧的激情岁月,创造了一个个“三线建设”奇迹。
新中国成立前,贵州工业发展水平相当低,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只有2.06亿元,仅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24.2%。至1963年全省生产总值也仅为7.32亿元,根本谈不上现代工业。1964年到1975年12年间,贵州全省共完成建设投资94.23亿元,为1963年的7.25倍;建成工业企业达到8904户,比1963年增加137.3%;197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24.97亿元,为1963年的3.41倍。
贵州,这个地处云贵高原的省份,不沿江、不沿边、不沿海,无论身在何地,苍茫无际的大山,总是能第一个进入眼帘。而在50多年前,用到处都是“荒山野岭”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可是,经过“三线人”的艰苦奋斗后,贵州军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贵州这片土地上开始书写“奇迹”:
1964年10月,贵州军工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试验提供核燃料。
1966年12月,�制生产的DIS-121型电子计算机成为我国最早批量生产的第二代计算机,为“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0年,高原上的第一架歼击机在贵州制造。
1970年,为飞机配套制造出的第一台涡喷式发动机,获国家质量银奖。
从1964年到1978年,14年的筚路蓝缕,贵州军工人在贵州的茫茫大山中,建起了成千上百的大中型企业、技术设施、科研单位、医院和学校,成绩瞩目。虽然历经曲折,但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全国各地和国家各部委的支援下,经过建设者的艰苦奋战,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为贵州的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线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贵州工业底子薄、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壮大了贵州工业经济发展的规模,促进了配套产业链延伸,改善了贵州工业的布局,增强了综合经济实力。
到1978年底,贵州军工系统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4亿元,建成三机部011基地及所属单位46个,八机总局061基地及所属单位36个,四机部083基地及直属单位27个,五机部单位1个,二机部所属单位3个,解放军总后勤部所属单位5个,空军工程部所属单位2个,小三线地方军工企业4个。
涅��洗礼
贵州军工书写跨越发展的绚丽华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国防科技工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实施三线调迁改造和改革调整脱困,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三线精神”。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经历了凤凰涅��的洗礼,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实现了第二次创业,建成以航空、航天、电子、民爆工业为主体,涵盖核、兵器、军需军械保障、航空修理及民口军品配套企业的军民结合型科研生产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军转民的巨大转型中,贵州国防科技工业走出了一条“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路子,坚持把“军品为本、民品兴业”作为企业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了由单一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的转变,促进了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
贵州军工研制生产的自走式采棉机,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能够研发制造采棉机的国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石油开采技术装备产业已成为贵州最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此外,贵州的民爆产品在爆破行业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大力实施资本运营战略,力源液压、振华科技、贵航股份、航天电器、久联发展等骨干企业先后成功上市。
由于一大批科研单位和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的内迁,带来了数万名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量先进设备。贵州科技队伍发展为包括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科研单位及中央各部属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院、地方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组成的“五路大军”,这是开创贵州经济建设新局面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线建设”造就了贵州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改善了贵州工业的结构和布局,从根本上改变了贵州工业基础薄弱的局面。“三线建设”构建的产业布局在贵州不断延续,成为贵州经济基础的重要支撑。
跨进新世纪,贵州国防科技工业继续弘扬和发扬“三线建设”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在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家战略调整中抢先占位,力争上游,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站在国际大舞台上,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实施了一系列转机建制的创新发展大动作,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种高科技创新产品跃上了新的高地。先后研制生产了十几大类100多种武器装备列装部队,参与“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大运、四代机等国家重大专项的配套研制,自主创新研制生产高级教练机、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等重大武器装备,高质量完成历次阅兵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保障任务,为贵州的工业经济发展和壮大国防事业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贵州国防科技工业,不仅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更成为了国家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实现了当年部署“三线建设”的初衷,军工地位大幅提升。2015年,贵州军民融合工业总产值近400亿元。“十三五”时期,贵州军工的重点任务包括做精做强军工,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航空发动机等四大板块主业。同时在“军转民”业务上,重点发展通用飞机大型覆盖件、大型铸锻件、精密高速数控加工、机载设备制造等民用航空整机制造配套产业等。今天的贵州,正在以后发赶超的“贵州速度”,书写着跨越发展的绚丽华章。
“三线”历史是贵州国防科技工业的“根”,“三线精神”是贵州国防科技工业的“魂”,“三线”军工发展是贵州的“初心”,贵州军工人就是在寻根、铸魂和不忘初心的前提下,在逆境中寻求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一席之地,谱写出新时期惊天动地的壮歌。
军民融合 贵州军工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为军地双方做实军民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的发展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在贵州调研时指出,贵州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布局省份,贵州航空工业成为国内较完整的飞机科研生产基地;航天十院成�楣�内配套齐全的地空武器系统科研生产基地;航发黎阳成为国内中小推力航空发动机唯一基地;中国振华成为国内综合保障能力最强的军用电子元器件科研生产基地。
贵州全省国防工业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77个,占全省工业企业研发机构40%以上。先后研制生产的13大类110多种武器装备列装部队,为国家武器装备重点型号任务配套率达80%以上。“山鹰”飞机、无人机、地对空导弹成为大国利器,为“神舟”腾飞、“嫦娥”奔月、“蛟龙”深潜以及北斗卫星、主力战机、大运飞机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期间,贵州国防科技工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国防科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6.5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12.5%,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4个百分点。
事实上,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布局省份,贵州不仅在军民融合发展领域独具优势,加快发展壮大军民融合产业,也是其探寻工业经济新增长点、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从2013年起,贵州每年定期编制发布《贵州省军用技术转民用推荐目录》、《贵州省军民结合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项目目录》,积极引导优势民企、社会资本以股权投资、合作开发等方式,参与军民技术有效转化,去年还首次发布了《贵州省军民两用设备设施资源信息共享名录》。
2014年,旨在破解军工相对封闭、“民参军”渠道不畅、“军转民”动力不足、军民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等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瓶颈问题的《贵州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大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军工领域,基本实现军工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进一步扩大“民参军”企业数量;推动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使军民结合产业成为推动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2015年,《贵州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导优势民企进入军品科研生产、维修领域。具体措施包括组织民企参加军民融合展览、“民参军”政策法规培训等活动;探索建立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基地公共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新模式;加大对军工技术转民用、“民参军”、军民结合产业化、军民融合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军民融合发展领域等。 去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意见》《贵州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完善了顶层设计。《规划》提出,把握做精做强军工主业、大力发展“军转民”、积极培育“民参军”三大重点,聚焦打造示范园区、培育骨干企业、丰富优势产品、实施重点项目、突破核心技术、强化大数据引领和加快人才建设七大任务,形成“以军带民、以民促军、融合发展”良好格局,把贵州建成国家重要的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到2020年,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8%以上,“军转民”“民参军”工业总产值合计占比超过50%;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0家;新增“民参军”企业200家。显然,这些“顶层设计”将军工能力根植于经济基础之上,带动了一大批贵州民用产业发展,促进了全省相关领域技术进步。
强化目标导向,以超常规的举措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作为必须担负的政治责任和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重大机遇,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不断优化军民融合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全力培育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到2020年力争产业规模50亿以上的领军企业达到3个,20亿以上的骨干企业达到5家,10亿以上的重点企业达到10家,军转民、民参军工业产值合计占军民融合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军工企业民品营业收入占比超过50%。
贵州军民融合产业布局合理,集聚度高,以航空、航发、航天、电子信息为主的国防科技工业集中在贵阳、遵义、安顺和贵安新区。参照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双组长的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做法,三市一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对新建投资的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实行“一企一策”政策,使投资者享受高效、便捷的“一条龙”服务,以“门槛低于周边,服务高于周边”为目标,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对投资落地的军民融合项目,优先保障建设用地;贵州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劳动力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的需求,开通了“绿色通道”;贵州电力供应保障充分,今年以来工业企业综合用电价格下调了21%;贵州通过不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使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同时,综合保税区、无水港、外贸基地的建成,大幅提高了通关便利性。至此,贵州省委、省政府与企业间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已基本成型。
同时,贵州省还成立了100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目前,贵州军工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5.2%,远高于全省工业的平均强度,涉军企业拥有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占全省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总数的40%以上,各类科研人员2.7万人,多数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均建成了开放型公共服务平台。
“十三五”时期,从纵向预计,贵州的军民融合产业“核心”业务订单将源源不断,海外市场开拓高歌猛进;从横向窥测,“军转民”、“民参军”领域必然与“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2025”交�R融合,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发展格局必将给企业、社会带来丰硕的回报。
在贵州,一些有益探索正在为军民融合产业搭桥铺路。成立了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161家单位参与的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其重点任务包括:推动政、产、学、研、金等全产业链合作,促进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指导、培育“民参军”企业规范运作,帮助争取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等,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配套任务;联合实施整体营销,组织成员单位开展项目观摩、集中招商、对外交流等活动,吸引省外军工企业军品配套项目落户贵州。
2016年9月,在贵阳经开区举行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促进大会暨部分军、民、院校战略合作签约及授牌仪式上,航天航空7家军工企业与省内20家民企签署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达1.5亿元。挂牌成立“军民融合众创空间”,打造推动技术协作创新、产业发展、大众创业的“根据地”,探索形成军方、企业、社会资本协同投入的多元化国防科技投资模式。
贵州立足以大数据为引领建设有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城市,贵阳正在以经开、乌当两区为重点,打造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培育形成以航空航天为核心的军民融合“1+N”产业体系。
按照现有的发展势头推测,到2020年,贵州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年均增速将达18%以上,贵州将实现由军工大省向军工强省的跨越。
50多年,不过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却是贵州国防科技工业一部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的漫漫历史;一部攻城拔塞、顽强拼搏的奋斗史;一部卧薪尝胆、奋发进取的创业史;一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史;一部不辱使命、富国强军的爱国史;一部贵州“三线建设”者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谱写华章、报效祖国的奉献史。“三线建设”成就了今日的贵州工业,“三线精神”造就了贵州国防科技工业的日新月异,“三线力量”已成为推动贵州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QQ:522-52-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