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科论文 > 起承转合写故事

起承转合写故事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一、导入

师:关于写作,我和大家反复强调了两句话,还记得是哪两句吗?
生(异口同声):写作是一种表现而非告知;文章章法“起承转合”。
(板书:起承转合)
二、探讨文章的“起承转合”
师:我们今天继续来探讨文章的“起承转合”。以前读过的很多古典诗歌,在章法上都是“起承转合”的,谁能举个例子?
生:我们刚学过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是“起”,诗人站在船头目视前方;“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所望之景,所以是“承”;“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由眼前之景转入想象之景,所以是“转”;最后用“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合”句抒情,点明主旨。
师:这位同学不仅举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而且分析得也很到位。“起承转合”是历代诗文作者在创作时总结出来的诗文结构方式。元代的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律诗要法,曰起承转合。”其实不仅做诗如此,说话同样也需要“起承转合”。
(屏显)
说话中的起承转合――
三岁小孩:姥姥好,姥姥喜欢我,姥姥给我买糖吃。我爱姥姥。
师:看来,不管是作诗还是说话,如果做到了“起承转合”,就是简单的几句话也别有意趣。如果我们说话,写文章不符合“起承转合”会怎样呢?
(屏显)
如果有个同学对你说,他妈妈怎样喜欢他,他阿姨怎样喜欢他,他邻居怎样喜欢他,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一,每一个老师都怎样怎样喜欢他……
师:如果有同学这样和你聊天,你的感觉如何?
生:我会觉得他很烦,太无聊了,并且很��唆。
师:所以,大家说话时最好也能做到“起承转合”。写文章更要如此,比如以《我的家》为题写篇作文,有位同学列的写作提纲是这样的:第一段写“我”爸爸怎么样;第二段写“我”妈妈怎么样;第三段写“我”爷爷怎么样;第四段写“我”奶奶怎么样。你觉得这样的构思好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他没有“起承转合”。
师:为什么没有“起承转合”就不好呢?
生:因为这样写没有变化,很单调很无聊。
师:确实,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最好还是有变化为好。那是不是说,所有的文章都必须“起承转合”呢?
生:不一定,但我感觉大多数文章都是符合“起承转合”的。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大部分文章的结构都是符合“起承转合”的呢?
生:“起承转合”可以造成文势的起伏变化,避免平庸刻板。
生:我觉得“起承转合”符合人们思维和表达的习惯。
(全班鼓掌)
师:你太了不起了,一下就看到了问题的本质。这是从文章本身和写作者的角度而言的,那么对读者而言呢?
生:“起承转合”也是读者的要求,这样的文章才好看。
三、根据“起承转合”的序列,共同完成一个故事。
1.故事的“起”。
师:大家归纳得很好,明白了什么是“起承转合”以及“为什么要起承转合”,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起承转合”的序列,共同完成一个故事。先请大家来看一位作家写的一篇文章的开头。
(屏显)
天快黑的时候,一个男人来到了教室门口。男人头发蓬乱,双眼通红,密密匝匝的胡须似乎很久没剃过。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我的警觉。
我拦住他问: “你找谁?”
男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是胡小花的爸爸,我来接她回家。
我把胡小花叫了出来。此前,胡小花都是由她的奶奶来接的。她爸爸,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小花,你爸爸来接你了。”
胡小花听到后飞快地跑出来,但看到男人后却立刻站住了脚,睁着双眼打量着男人。
“小花,过来,爸爸抱抱。”男人微笑着,看得出是那种带着讨好的微笑。但胡小花退后了一步,拉住了我的衣袖: “老师,他不是我爸爸。”
师:大家觉得这篇文章的开头“起”得好吗?
生:我觉得不错,没有什么废话,不像我们写作文,开头总喜欢写一组排比句。(全班笑)更主要的是设置了一个悬念:这个男人到底是不是胡小花的爸爸呢?我很想知道。
师:这位同学的感觉很敏锐,好的文章开头确实要追求“平直”,不要乱兜圈子,同时要有吸引力,吸引读者读下去,增强文章开头的吸引力最常用的办法是设置悬念。
2.故事的“承”。
师:这个故事的“起”有了,应该怎么“承”呢?按照生活的常理,接着会发生什么呢?故事中的老师会不会把胡小花交给那个男人呢?
生:肯定不会。
师:老师不让那个男人带走胡小花,那个男人会怎样呢?
生:会很着急。
师:除了着急呢?
生:他会想方设法证明他是胡小花的爸爸。
师:故事中的老师会提出什么要求来辨别眼前这个男人是不是胡小花的爸爸呢?
生:老师会让他拿出身份证来核实他的身份。
师:对,这是最直接也是生活中最常用的办法。但是,这个时候能不能让这个男人拿出身份证呢?
生:不能,他应该没带在身上。
师:为什么不能让他拿出身份证呢?
生:如果这样“承”的话,这个故事就该结束了。
(学生笑)
师:那他还会用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是胡小花的爸爸呢?
生:验DNA,拿出亲子鉴定……
师:会有人没事干上街随身带着亲子鉴定的吗?(全班大笑)这种“承”显然是不符合生活常理的,我们想的办法必须是符合常理的,真实自然的。 生:让胡小花的奶奶来。
师:如果胡小花的奶奶能来,就不会让她爸爸来接她了。况且,如果真让她奶奶来了,这个故事――
生(异口同声):又结束了。
师:那还有什么可行的办法呢?
生(七嘴八舌):说出胡小花的生日,说一些胡小花小时侯的事情,说出胡小花的个人信息……
师:说出胡小花的哪些个人信息或特征,就能证明这个男人是她爸爸?
生(七嘴八舌):生日、住址、身高、体重、穿多大的鞋、胎记……
师:不错,能说出一个人的这些信息,尤其是胎记,确实能证明他们之间起码有着很亲近的关系。我们来看看作者写的内容,看是不是这样“承”的。
(屏显)
我让男人拿出身份证来看看。男人立刻在自己身上摸索,片刻后摊手说,他来得匆忙 ,没带在身上。我拉着小花,打算回教室。
男人在背后喊:“老师,等等。”我转身,发现男人一脸痛苦,蹲在地上。他抬起头对我说: “我真的是胡小花的爸爸,今天刚回来,她奶奶就生病了,所以让我来接她。你们怎么就不相信我呢?”
我摇摇头,说:“不是我不相信你,连孩子都不认识你,我怎么可能把孩子交给你?”
男人急了,他说胡小花是2007年7月出生的,她今年身高1米2,重51斤,穿30码的鞋。她的耳后还有一块胎记……
师:看来同学们设计的内容与原作还是十分接近的。我们思考一下,在故事“承接”部分的写作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一是不要与上文脱节,二是要合情合理,真实自然。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全面,故事的“承”确实要做到紧密和合理,不紧承,文章就显得散乱了,不合理,文章就不自然了。下面的故事又该如何发展呢?文中的“那个男人”说出了胡小花的很多个人信息和特征,老师能让他带走小花吗?
生:老师不会让他把小花带走的,万一他不是呢,毕竟胡小花说他不是自己的爸爸。
师:老师肩负着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责任,确实不会让学生跟一个陌生人走的。原文的故事情节也是这样发展的:
(屏显)
我还是摇头,男人说的这些信息我都知道,知道这些,并不代表就是孩子的爸爸。
“你要我怎么办才肯把孩子交给我?”男人几乎是吼了起来。
我说:“不是我要你怎么样,是你必须证明你是她的爸爸。我们也是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
男人平静下来,勉强笑笑,说:“对不起,老师,我刚才情绪不好。我真的是她爸爸。小花两岁时,我和她妈妈就出去打工了,我已经快五年没见过孩子了。如果不是我手里有她的照片,我也不认识她。”
3.故事的“转”。
师:故事不能再这样无休止地写下去了,情节应该要逆转了。故事的“转”是不是一定要转向相反的方向呢?转的方式有哪些?
生:不一定要转向相反的方向,可以是另一个角度,也可以是更深一层。
师:不错,记叙文中的“转”多半是写出事情的变化。情节的变化要想让读者信服赞叹,必须做到“合情、合理、合旨”,也就是说除了要符合上文情节发展的规律、合乎生活常理外,还要考虑文章要表达一个怎样的主旨。这是叙事类作品写作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匠心独运的地方。下面请前后四位同学为一组,按照“合情、合理、合旨”的原则来设计一下故事的“转”。
(学生小组讨论)
生:我们小组讨论的情节发展是:这个时候奶奶打电话给老师了,说自己生病了让小花的爸爸来接她放学。
师:这样“转”可以吗?
生:这样“转”很无聊啊,没有意思,写这个故事为什么啊?
师:对呀,情节的“转”一定要考虑文章的立意问题。
生:我们小组是这样设计“转”的,老师直接跟着他们回家,把小花送回家,这样就可以知道真相了,并且可以表现老师敬业爱生这一主旨。
师: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不好,也许教室里还有其他学生呢,老师不能擅离职守,更主要的是这样写很平庸,容易落入俗套。
师: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全班陷入沉默)
师:看来,一个巧妙的情节突转的设计确实有难度。老师提醒大家,情节的变化必须合情合理,合乎上文的发展脉络。如果故事中的“那个男人”的确是胡小花的爸爸,那么根据前文,我们可以知道他的身份是――
生(异口同声):在外地打工谋生的。
师:那就是说他常年不和胡小花生活在一起,所以胡小花不认识他。根据上文,他爱不爱自己的女儿呢?
生(异口同声):当然爱。
师:他爱女儿,那他平时是怎样表达对女儿的爱呢?
生:努力打拼,给女儿寄钱。
师:除了努力打拼,给女儿寄钱,他怎样和女儿联络感情呢?
生:打电话。
师:对,打电话,并且打电话的频率怎样?
生:频率很高,可能会天天打。
师:那就意味着女儿对爸爸的外貌很陌生,但对电话中爸爸的声音很熟悉。
生(激动起来,七嘴八舌):打电话,让他打电话给小花听……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讲,好吗?
生:我知道怎么“转”了,让故事中的“那个男人”打电话给老师,老师把电话给小花,看小花能否听出是爸爸的声音。
师:这个办法似乎可以解决问题了,可这样写有意思吗?能表现什么主题?
生:这样的构思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很巧妙很新颖,并且表达的内容很丰富。
师:比如说呢?
生:比如可以表达亲情,表现了父爱。
师:还有吗?
生:我觉得这样写让人读了觉得很心酸,外来务工者和留守儿童太不容易了,我们应该关爱他们。 师:哦,原来这样构思不仅表现了父女情深,还暗含着关爱外来务工者以及留守儿童的主题,丰富了作品的内涵。那我们看原作是怎样“转”的。
(屏显)
胡小花突然大声说:“你不是我爸爸,我爸爸没说要回来。前天他还和我通过电话。”
男人再次蹲下身子,他把双手伸进头发里,努力地抓了一把自己的头发。然后他站了起来,我看到他双眼有了泪水。男人说:“老师,你有电话吗?你说个号码,我给你打过来。”他用恳求的目光看着我。我犹豫了片刻,还是将号码告诉了他。接着,男人拨通了我的电话。男人说:“把电话给小花好吗?”
我虽然不解,还是将电话给了胡小花。胡小花接过电话,我看到男人脸上立刻扬起了笑容,他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喂,小花,乖伢子,我是爸爸呀!”“爸爸!”几乎是在一瞬间,胡小花飞跑过去,一把抱住男人,一边还回过头,对我说:“老师,他是爸爸,爸爸每次都是这样叫我的!”
(学生们兴奋地鼓掌)
师:按照“合情、合理、合旨”的原则进行构思,我们的设想和作家的构思很接近啊。同学们务必记住,在叙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变化,并且在“转”中要走向高潮,写出深意。这就是“转”的要诀。
4.故事的“合”。
师:最后,我们还要给这个故事来个结尾。常见的文章“合”的方式有哪些?
生:总结,通过抒情议论升华主旨。
师:还有吗?
生:也可以含蓄结尾,通过留白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
师:那这个故事该如何结尾呢?哪种方式更适合呢?下面请同学们给故事写一个结尾。
(学生写作)
生:胡小花与爸爸紧紧抱在一起,望着泪流满面的父女俩,我既难过又高兴。纵使亲人在眼前,却相逢不相识,这何其令人心酸。但经过波折之后的泪又何尝不是幸福的泪呢?愿小花和父母今后不再分离,愿天下儿女都能承欢于父母膝前!
师:这位同学写得好不好?
生:她写得很有感情,运用抒情句式升华了主旨,发出了祝愿。
师:描写了故事中“老师”的心理感受,与前文承接得很紧,并且进行了总结提升。还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的?
生:小花扑到爸爸怀里啜泣着,男人把小花紧紧搂在怀里,泪流满面。良久,男人抬起头,微笑着对我说了声谢谢,然后牵着小花的手向校门口走去。此时,我才发觉天色已经完全黑了,父女俩彼此依偎着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起风的夜有些凉意了,我的心里却满是温暖。
(热烈的掌声响起)
师:同学们的掌声是对这位同学精彩结尾的肯定,没有抒情也没有议论,但在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中却蕴涵着浓浓的深情,一切尽在不言中啊,文章的意趣也就这样产生了。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结尾。
(屏显)
男人紧紧地抱住小花,把头深深埋进小花的肩膀,小花也在他的肩膀上啜泣着。半晌之后,男人抬起头,努力微笑着对我说:“这些年,我天天给她打电话,她更熟悉的,是我电话里的声音。”
那一刻,男人泪流满面。
师:作者的结尾怎样?
生:我觉得这样结尾平淡了些,我还是喜欢第二位同学的结尾,很美,很有味道。
师:如果让我评判,我只能说各有千秋。原作的结尾简单自然,既是对上文老师疑惑的回应,又巧妙点题,在高潮处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文章结尾的方法或彰显或留白,但目的都是为了渲染意境。故事我们就写到这里了,大家看看这篇文章还缺什么呢?
生:题目。
师:我们为它拟一个。
生:父亲的电话。
生:电话里的声音。
生:电话里的父亲。
师:前两个题目太普通了,并且不能涵盖文章的全部内容。
(屏显原文题目:父亲的证明。)
师:“电话里的父亲”和“父亲的证明”哪个更好?
生:电话里的父亲。
师:我个人也觉得“电话里的父亲”这个题目好,很新颖很别致,有点小悬念,还暗示了故事的主题。这节课,我们按照“起承转合”的序列共同完成了一个故事,我们来总结一下“起承转合”环节的要点。
(板书并总结):
起要平直且留疑,无好起,则无引力;
承须紧密且合理,不紧承,则显散乱;
转要变化有高潮,不转折,则显平淡;
合须提升或留白,无整合,则无意境。
四、布置作业
师:请同学们课后按照“起承转合”的序列写一篇叙事类的作文,作文题目是《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下课!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510095)
这是一堂七年级上学期的写作指导课,教学内容是借鉴古诗创作的传统经验――起承转合,来引领学生学习记叙文写作。表面上看,这是一堂常规的写作技法指导课,其教学流程是:告知写作知识――理解分析――模拟写作――实践训练,但深入剖析,你就会发现执教者在教学理念和切入点的选择上的匠心       独运。
“起承转合”是一种诗文写作的基本结构章法。元代范德玑《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在古诗创作中,起承转合确实是一种普遍的谋篇格式。丁老师没有拘泥于一般写作技巧的简单介绍和模仿,而是基于写作的整体教学观,深入分析文章写作的章法要义,从学理上探寻写作的本质规律。
这种教学设计理念有如下四个       优点: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基本的写作常识
对于语言和思想表达都很稚嫩的初一学生而言,知晓写作的基本结构和章法,是逐步掌握基本写作规律的前提和关键。选择“起承转合”作为简洁直观的切入点,非常贴合学生学习水平,有利于学生对写作有一个基本把握和整体认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写作意识
这堂课上展示的起承转合式的古诗文等材料,跌宕起伏,开阖有度,流转自然,富有韵味,给人以不尽的美感。老师顺势提出为什么大部分文章的结构都是符合起承转合的规律的?探讨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做学理分析,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对写作认知的思考引向深处。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初学记叙文写作,往往容易记流水账,上下文没有严密的逻辑关联。在“共同完成一个故事”这个环节,“起承转合”四个步骤的写作实践诠释了叙事类文章写作章法的精要,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写作过程训练,让学生具体实在地触摸、学习、掌握行文的逻辑思维过程,在参与中领会到了前后照应、上下关联、伏笔铺垫、突出主旨等方法。
四、有利于学生写作元认知能力的  提升
“起”往往有统帅全文、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情境的作用。“承”与“起”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简单的重复,而是“起”的延续、深化,在意思上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转”表明文意的转折变换,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文章顿生波澜。“合”是前面文意的最后合成,它是文章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明白以上学理,学生可以自我监测自己的写作过程,不断反思自己的写作方法,从本质上提高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广东省广州市教育研究院;510055)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QQ:522-52-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