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论文范文:从游牧到定居是游牧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计算机论文范文:从游牧到定居是游牧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一)锡林浩特市牧区发展概况
锡林浩特市位于内蒙古中部,是锡林郭勒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总面积1478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37.5平方公里,总人口25.2万。全市有可利用草场面积2068万亩,为典型的天然牧场,草场类型齐全,地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沙丘沙地草原,具有得天独厚的畜牧业生产和发展条件。2012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113.16万头,全年造林面积111990亩。
(二)牧区生活与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种 逐水草而居 的生活生产方式下,牧民总是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开发资源,获取财富。但是这种原始生活方式生产效率是极低的,草场的无序开采,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不能保持草原的生态平衡。由此可见,人类在依托大自然生存的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逆的问题,具体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发展速度慢,发达程度低
游牧的生活方式是人与牲畜不断的移动从而实现的,这样一来,牧民的生活就是四季流动,没有固定的居所。这种生活与生产方式对于物质财富的享受是匮乏的,娱乐生活单调,文化教育程度低,由于交通的通达性差,因此生病就医十分困难。因为交通的不便利,使得草原上的牧民与外部空间接触较少,信息的闭塞导致了社会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发达程度与周边城镇相比较低。
2.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严重
拥有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内蒙古地区,降雨量少,太阳辐射强度大,直接导致的现象就是水分蒸发量大,土地干燥,再加上牧民的无序与无限制的放牧活动,是原本就很脆弱的草原环境更加恶化。近些年,草原退化,沙化严重。草原的沙漠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比如农作物的生产、生长受到限制;动物缺失家园伤害人类家畜等。
3.技术滞后,生产效益低
内蒙古地区牧民的文化素质较低,缺少有技术、技能的人才,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牧区技术落后,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由于技术的滞后,牲畜的繁殖会受到环境、营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影响,繁殖成活率就会大大降低。生产方式没有实现现代工业化,所以牲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源相对较大,而且相关的连带产品单一。
二、锡林浩特市牧民定居发展基本概况
(一)牧民定居基本动因
游牧文化的变迁是由许多因素形成的:环境物质、人口、技术、文化进程、经济发展。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的游牧文化变迁也同样受到了以上因素的影响,从游牧到定居变迁的影响因素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干预
1953年的《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及绥远、青海、新疆等地若干牧业区畜牧业生产的基本总结》指出, 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提倡定居游牧。 定居对 人旺 好,但因天然牧场、草场产草量有一定限制,对牲畜发展和繁殖不利。 而定居游牧,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则可以兼有两者的优点和克服两者的缺点。 1957年的《全国牧区畜牧业生产座谈会议的总结报告》提出: 逐步推行定居放牧。在有条件的地区,组织牧民种植饲料作物和粮食作物,做到以牧区为主的农牧结合。
上世纪后半叶开始,牲畜数量增长,干旱少雨和1999年到2001年的三年特大灾害,是长期积累的生态系统危机集中爆发,草原退化沙化严重,生态屏障功能明显削弱,南部沙丘扩展,北部荒漠化严重,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畜牧业经济遭受重大损失,重灾区牲畜大量死亡,牧民收入水平明显下降。政府开始重视牧区的发展建设,重点建设牧区人口的转移,努力引导牧民群众进入非牧产业,力求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草原的过度依赖和索取,减轻草原的生态负荷。
2.经济与生产技术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后,牧区生活生产保持稳定状态,牲畜数量逐年增长。到1963年,内蒙古地区的牲畜数量就发展与劳动力之间达到一个持平的状态。为了推进经济的发展,政府要求牧区增加牲畜的饲养数量,以满足城镇居民生活的需要。为此,农业部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编制了畜牧业的发展重点:改变传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加快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
于是,大量现代化技术、理念涌入牧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入,加快了牧区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
工业化的发展,使牧区的生产总值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新技术的引进在经济得到巨大提升的同时,减少了生产力的投入,因此,很大一部分牧民成为剩余劳动力,大环境下,促使他们放弃传统牧区,选择非牧产业的发展。实现了部分牧民为了参与非牧产业的生产,从游牧到定居的转型。
3.社会文化因素
1959年,全国粮食紧缺,自治区提出牧区粮食自给自足,也许这只是对于当时急需粮食而实行的暂时办法,但是对于游牧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带来的了巨大的影响。30年后,人们对于生态保护逐渐重视,开始注重保护草原的生态建设,但是影响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可挽回的。自治区又提出加强生态建设,禁牧、休牧等措施,来控制牧民放牧的时间与地点。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加快游牧生产方式的变迁,使新兴的现代畜牧产业出现在草原上。游牧生产方式的转变成为了牧民定居的最主要原因。
4.人口结构变化因素
1949年到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牧区人口增长了十几倍,牧区人口的无序增长增加了草原的负担,游牧的生产方式所创造的价值越来越难以满足人口对于物质的需要,部分牧民主观上选择定居的生活方式。
(二)牧民定居类型
由于牧民的认识程度、文化水平的不同再加上不同草场的自然环境不同,牧民定居大致呈现以下几种定居模式:
1.初级定居模式
这种定居模式,首先要求水地条件良好,可以将种植业水平提高,并拥有一定数量的草料生产地。初级定居模式是暖季放牧,冷季牧舍养殖的生产方式。这类定居,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草原的环境问题,但是对于游牧到定居的转变只处于初级阶段。
2.半定居模式
这种定居模式,仍然施行的四季放牧模式,但牧民的不移动的,他们拥有少量的住房与饲料地,种植业水平较低。这类定居,使得牧民生活生产水平稍有改善,但是基本上还是完全依靠自然的游牧方式,因此,这种游牧到定居的转变属于半定居阶段。
3.移民定居模式
这种定居模式,是将牧民分散到农区定居,分给牧民相应的耕地,并为其修建房舍与棚圈,使牧民种植粮食、饲料草与经济作物。暖季在原有草原上放牧,冷季实行冷季舍饲。这类定居,受益于农民的支援,加快定居转型的步伐,牧民的生活生产条件改善速度较快。但此种方式不适于大规模推广。
三、牧民定居产生的效应
(一)生活效应
原始的游牧生产方式在生活上会有很多问题出现,例如,上学难,看病难。牧民实现定居后,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提升牧民的生活品质与生活质量才可能实现。对于一个崇尚自由,热爱草原的民族,通过定居生活方式之后,才能转变其观念,去认识和探索不一样的世界。 优普论文网经济励志打造论文范文格式最完整、管理职称论文范文最详尽的论文资源网站。为广大需要职称评定,经济论文快速写作的客户提供有效参考。
(二)社会效应
游牧到定居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将牧区社会结构整合,使牧区人口再社会化;牧民定居后通过入学,使牧民文化水平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促进了牧民定居转型的速度,改变了牧民的收入结构;新技术的引进,推动畜牧业的发展,使畜牧业以现代工业化方式生产。
(三)生态效应
改变传统的游牧方式,有效遏制草地的退化,并可以达到修复和重建草地生态系统。草地退化会导致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牧民定居后,草地生态系统得到修复,草原的整个生态系统得以平衡,草地的自我调节系统能力恢复,保持草场的水土平衡,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避免相应的自然灾害。
(四)文化效应
牧民定居后,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到一个开放多远的社会环境中,随着社会交流的增加,游牧民族的传统观念会逐渐淡化,很快融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新观念、新价值观也会慢慢取代牧民的传统观念。因此在牧民定居转型中,会出现传统观念与新理念的冲击与碰撞,通过扬弃不适合社会发展的内容和形式要求,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文化就会像是具有生命力般的发扬下去。整合牧民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内容和形式,构建适应定居生活的新文化理念。
参考文献:
[1]阿德力汗 叶斯汗.从游牧到定居是游牧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J].西北民族研究.2004(04)
[2]阿德力汗 叶斯汗.牧民定居是新疆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基础[J].新疆社会科学.2008(05)
[3]阿德力汗 叶斯汗.游牧民族定居与新疆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03(05)
[4]肖方.从游猎到定居到全面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J].民族团结.1999(05)
[5]肖方.从游牧到定居──中国游牧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变迁[J].民族团结.1999(06)
[6]高新才,王娟娟.游牧人口定居的模式选择 以甘南牧区为例[J].经济经纬.2008(05)
[7]锡林浩特市门户网站相关数据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QQ:522-52-5970

游牧民族   重大变革   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