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研究

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逐步进入中速发展的"新常态",经济结构逐步转型,中小企业越来越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小企业成长关键要素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本文从企业成长关键要素的角度,以中小企业持续成长为目标,采用文献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关键要素对企业成长的有益促进、如何规避关键要素对企业持续成长的不利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初步但深入的分析。通过以上研宄发现,解决关键要素对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是必要的,在实践中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本文对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企业家精神、优势资源、创新能力、企业环境是影响中小企业成长最主要的关键要素。企业家精神具有创新性、洞察力和冒险精神等特性,是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动机;它既能带动企业在正确的方向上快速成长,又易使企业陷入风险和困境。优势资源是中小企业成长的资源基础;它一方面会快速推动企业成长,另一方面也会使企业形成对优势资源的依赖。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成长的能力泉源;企业在不同的成长时期,对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企业成长的需要进行创新能力体系建设。企业环境包括制度环境、竞争环境和不确定性等变量,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机会空间;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依托关键要素形成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快速成长。

  但企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关键要素在推动企业向某个或某些维度成长的同时,也会对企业成长的其他方面产生负面或不利影响。中小企业在制定成长战略时,既要考虑充分发挥关键要素的长处,同时也要注意规避其短处,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

  关键词:关键要素,中小企业,成长战略,影响

  1绪论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可以算是半部中小企业成长史。从20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开始,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私营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如今知名的民营企业,大多是由当初的中小企业逐步成长起来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逐步进入中速发展的"新常态",经济结构逐步转型,中小企业越来越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具有机制灵活、仓ij新能力强等优势,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氛围下,如何帮助中小企业确立适宜的成长战略,解决或者是规避成长中的各种烦恼,有望成为经济学界新的关注点。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一方面要解决生存问题,同时也要谋求发展。生死存亡,往往就在某个决策的一念之间,或者是某项优势资源的获得与丧失,或者是政策环境的急剧变化。毫无疑义,这些关键要素在中小企业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战略产生有形或无形的影响。

  本文力图通过有关企业成长与战略的文献分析,从中寻找出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要素,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就关键要素对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予以剖析,从而为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制定提供借鉴性的观点,为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某些启示。

  关键要素对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既有个案的特性,也具有一些共性。中小企业的起步离不开关键要素的支撑,成长需要围绕这些关键要素打造核心竞争力;着眼于更长远的发展,中小企业也要规避这些关键要素导致的企业发展模式的僵化,与时俱进,应需而变。

  本文将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展幵关键要素对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的研究。

  1.1研究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企业成长的研宄逐渐成为"显学".从传统经济学到现代管理学,国内外各路专家基于其不同的理论出发点与分析视角,形成了众多不同的企业成长理论流派。近年来,国内有关企业成长、企业成长战略的研宄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随着时代发展,企业资源与能力理论逐步成为战略管理的主流学派。大家基本形成一个共识: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体系,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整合各种资源、技术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构成企业成长的一种动力机制⑴。

  关键要素成功法认为,只需要掌握少数几项关键成功要素,就能确保企业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因此,企业的成长战略应该围绕关键要素来确立,围绕关键要素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但关键要素对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围绕关键要素培育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围绕关键要素打造的企业核心能力过于生化,也会延误企业的下一步战略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成长理论大多是基于对大型企业成长历史的分析,或者说,是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有关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理论,也是基于以上基础衍生出来的。成长理论更多的是在揭示现象,发现共性,总结规律,而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指导每一个中小企业的成长,则是每一个管理者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主要体现在:

  (1)中小企业阶段是企业发展历程中,是最富有生机,也是成长最迅猛、最活跃的阶段。本文以"学以致用"为目的,将企业成长理论与中小企业的特性相结合,通过典型案例的方式分析关键要素对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从而为中小企业下一步成长战略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启示。

  (2)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成长的创新源泉和动力所在。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就是帮助经济成长,同时也能进一步丰富企业成长理论的实践与应用。

  (3)目前国内外有关企业成长的关注点已经从大型企业逐步扩展到中小企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业型中小企业逐步成为市场聚光灯下的主流。这些企业往往只要拥有某一项关键要素,就能迅速赢得资本市场的亲睐,为下一步迅猛发展打下基础。本文以关键要素作为研宄点,将为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1.3研究内容

  本文将从企业成长关键要素的角度,以中小企业持续成长为目标,采用文献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关键要素对企业成长的有益促进、如何规避关键要素对企业持续成长的不利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具体来说,结合中小企业的特性,重点分析研究企业家精神、优势资源、创新能力和企业环境这四种关键要素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战略会形成哪些影响,导致哪些后果,如何发挥其长处,规避其不足。

  本文将在文献研究和案例研宄的基础上,形成关键要素对企业成长战略影响的研究结论,同时为中小企业科学合理地制定成长战略提供指导性建议。

  1.4研究方法

  1.文献研宄法。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企业成长理论,重点关注各理论之间的异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企业成长战略相关研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结合中小企业的特性,梳理出影响中小企业成长战略制定的几个关键要素。

  2.典型案例法。通过对典型企业的全面分析,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探讨。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大量案例中出现的具体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的技术路线如下图:

  2文献综述

  2.1企业成长理论

  20世纪以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以彭罗斯(Penrose)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大型企业的成长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有关企业成长问题的研宄开始进入主流学界。21世纪以来,随着柯达、诺基亚等一批"百年大企业"的倒掉,企业成长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此,我们对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的梳理,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2.1.1以分工理论为基础的企业成长理论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被公认为是企业成长思想的起源。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企业的单位产品的成本更低,单位时间的产量更高。可以说,企业的成长与其分工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内部的分工也将进一步细化,直到分工到不可分的程度。这种不断深化的分工,将会使得企业实现规模报酬递增,从而推动企业成长。与此同时,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进程,会受到市场发育和市场规模的制约;企业最终的规模,也会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2].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小穆勒则认为,企业分工的专业化水平越高,对机器设备的需求量也会越大。由于企业采购机器需要大笔资金,企业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本量,决定着企业规模的大小。

  分工理论主要从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探讨企业成长问题。一言以蔽之,分工的规模经济性决定企业成长,市场范围限制分工。在市场环境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分工水平的方式,促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后来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都是与此一脉相承的。

  2.1.2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思想

  新古典经济理论有一个前提假设,经济行为的主体是理性的"经济人".因此,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经济行为主体可以通过从各种可供选择的要素组合中,挑选出一个最佳的要素组合方式,从而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需要的满足。

  纵观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各种类型的企业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企业只是一个生产函数,企业成长的动力和原因就在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市场均衡决定企业成长。决定企业成长的各种要素,基本上都是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外生要素,与企业自身无关。企业追求成长,或者说扩大经营规模的最主要原因,是企业的需求曲线或者是成本曲线发生了变化。可以说,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就在于寻求最优规模。

  2.1.3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思想

  制度经济学主要关注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成功地导入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制度经济学认为,企业对市场机制有着替代作用。原本在市场进行的一些交易行为,当企业将其纳入到企业内部进行时,企业不断能降低成本,同时也能实现功能的扩展。因此,企业成长的动因在于不断地降低和节省市场交易费用,具体体现于企业功能的不断扩展。可以说,决定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同时也就是决定企业边界的关键要素。

  威廉姆斯主要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效率三个维度来研宄交易费用,并分析了企业边界确定的原则,同时还从企业核心技术角度提出企业"有效边界"的概念。在他看来,企业成长表现为企业纵向边界的扩展[3].

  2.1.4主动追求成长的产业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成长是其内部不断进行组织创新的结果。包括企业在内的任何组织机构,成立之后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如同有机体一样,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主动地进行调整和变革,从而顺利地成长和发展,避免衰老和死亡。

  2.1.5彭罗斯的内生成长理论

  彭罗斯是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的奠基人。她认为企业就是由各种生产性资源(如土地、机器、设备、工人和经理等)组成的集合,每个企业拥有的资源可能存在相似之处,但它们所提供的服务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彭罗斯确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用来探索决定企业成长的要素和企业成长的机制。其主要观点如下:(1)决定企业能力的基础是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2)决定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的是企业能力。(3)企业成长的源动力是资源过剩。[4]彭罗斯认为,由于特殊资源的不可分割性,或者是企业拥有各种资源之间的不平衡性,或者是企业管理者的理性判断能力和能力局限性等原因,不同的企业总会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

  因此,企业要将拥有的资源充分利用好,要么是扩大生产规模,要么是开展多元化经营。这两种举措都会直接推动企业成长,并获得"成长经济"[5].

  2.1.6演进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在演进经济学看来,企业的成长是基于核心能力的积累和扩张[6].演进经济学认为,市场竞争与自然界的竞争有相似之处,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其规模会不断增长扩大,经营效益不好的企业,其规模将会不断收缩。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保持长盛不衰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持续的创新,以求不断扩大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在演进经济学看来,企业成长的源动力是创新能力。

  演进经济学阐述了企业能力获得和增加的过程。当企业在市场中发现有助于企业成长或发展的机会时,就会率先进行内部创新,然后通过实施"新组合",生成自己的市场获利能力。

  企业通过"新组合"不断吸引新消费者和"进入者",也会对市场环境产生改变。随后,市场也对企业进行反作用。企业会通过这个过程形成新的能力与竞争优势。比安奇指出,这种"企业能力图"的形成取决于在市场和企业内部能否形成有效的激励结构。与不同的激励结构相适应的学习性质、路径依赖性和选择机制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的不同的演进路径。[7]

  2.1.7基于企业实践的国内企业成长理论

  国内对企业成长问题的关注比较晚。1996年,杨杜在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和分析中日两国企业的成长,提出现代主要存在两种成长方式,也就是"量"的成长和"质"的成长。1999年,赵晓在一篇研宄论文中率先提出,规模经济和成长经济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意义。相比于企业规模的增长,企业能力的成长更有意义。在具备独立经营的企业主体和竞争性市场的情况下,只要资源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企业的成长就是绝对的。企业成长强调的是企业内部资源的经济利用,而不是强调大企业和大量生产1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小企业的成长。2002年,黄江圳、董俊武等学者指出,获取外部资源是中小企业实现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途径。2003年,鲁德银等学者认为,高效的制度是企业实现持续成长的重要促进要素。2005年,袁红林等学者提出,组织结构的规范有序是确保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条件。组织结构不仅能保证中小企业正常经营,平稳发展,还为其成长为更大的企业奠定了基础。

  2.2影响企业成长战略的关键要素

  2.2.1关键成功要素理论

  1970年,哈佛大学教授威廉·泽尼提出关键成功要素的概念。所谓关键成功要素,就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要素[9].一般而言,关键成功要素是一组能力的组合,企业只要掌握少数几项,就能确保在市场上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

  关键成功要素主要存在于4个领域。(1)产业结构。因产业特质与结构的不同,不同的产业有着不同的关键成功要素。(2)产业地位。企业在产业中竞争地位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关键成功要素。(3)环境要素。环境变化会影响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4)突发要素。

  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是关键成功要素存在的关键。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来确定关键成功要素的存在。伴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其竞争优势也会呈现出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递进演化的过程。竞争优势的来源也会不断深化丰富,逐步从企业外部转向企业内部,从内外部资源转向能力体系,从管理能力水平转向创新能力优势,从有形的资产转向无形的知识产权。

  2.2.2基于企业成长动因看企业长关键要素

  吴中超、杜金沛(2011)认为,企业成长的相关理论可以根据企业成长的动因分为三大类。(1)外生成长视角。以波特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可持续成长理论为代表,认为可持续成长的竞争优势来自于有吸引力的产业和选定产业内的相对位势。(2)内生成长视角。以彭罗斯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为代表,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基于核心能力和知识观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3)内外结合成长视角。

  主要包括基于古典、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观,基于企业制度变迁的企业成长观和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观。

  在各种企业成长观点中,目前占据主流的是企业资源与能力理论。它们的核心观点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体系,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整合各种资源、技术的核心能力。隐藏在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能力的是企业所掌握的知识,这种知识带来的竞争优势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成长1.

  2.2.3基于制度变迁的企业成长关键要素

  尹润峰(2012)认为,制度变迁会对企业的成长战略产生重大的影响。所谓制度变迁,是指企业面临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发生的根本而全面的变化。一般而言,正式制度主要是指各种法律、规章和规则,非正式制度则主要包括规范、文化和伦理。根据制度理论的观点,制度环境的变化会成为影响企业进行战略选择的关键要素。企业会在充分考虑其自身所处的制度环境、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来制定成长战略和进行战略选择。

  2.3关键要素对企业成长战略制定的影响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也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发展、壮大、成熟到衰落、死亡的过程。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关键要素会对企业成长战略产生不同的影响。

  2.3.1企业成长关键要素梳理

  宋克勤、刘国强(2012)认为,企业的成长主要依赖于三种关键要素。这其中既包括自身的资源禀赋,又包括外部环境要素,还包括内外要素交互作用中的称合性要素。外部要素、内部要素及亲合要素共同构成了高科技创业企业成长的生态系统[12].尽管作者主要针对高科技创业企业来阐述观点,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些分析也是完全适用的。

  具体而言,企业成长的外部要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和文化环境。企业成长的内部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家精神、创业团队和技术创新。

  2.3.2企业成长关键要素确定

  杨杜(2013)认为,一个企业的成长,关键是管理的成长、组织的成长和知识的成长,而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张、产品的增加、资产的增加。企业成长之路,多数时候不是通过顶层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是通过实践走出来的S曲线[13].

  桑德伯格(1992)通过研宄认为,创业型企业所进入的行业结构、竞争战略和企业家的行为特征将对创业企业的成功产生重大影响。米歇尔(1997)认为,创业型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1)差异化。在质量和服务方面,企业要提供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差别化的产品;(2)专注。企业要将其产品专注于一个满足客户需求的细分市场,以便获得占优势的市场份额;(3)企业家精神。主要包括识别企业发展潜在风险与机会的能力,在战略方向判断和战略选择上的洞察力。[14]

  2.4关键要素对企业成长战略选择的影响

  邢建国(2003)认为,可持续成长型企业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以创新能力和持续的变为依托,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15].范明、汤学俊(2004)围绕产业、技术、制度以及市场权力这四个关键要素搭建结构分析模型,认为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的形成,主要是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互为前提、相互作用、相互协作的结果[16].

  贺小刚(2000)认为,中小企业有4种成长战略可供选择。(1)以国家、地方产业政策为导向的产业选择战略。(2)重点关注细分市场的市场选择战略。(3)以行业领先者为标杆的赶超战略。(4)以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7].刘宏伟、任学峰(2005)则重点关注高技术小企业的成长特征,认为主要有暴发式与稳健式这两种方式。暴发式成长是指企业因为获得某种关键性要素,形成短暂的、爆炸式增长。稳健式成长是指企业通过非竞争要素获取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超额价值的同时实现快速成长。稳健式成长往往是通过研发创新,提升管理能力等方式实现[18].

  2.5关键要素对企业成长战略实施的影响

  1990年,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的概念。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能力》文章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来源于能够比竞争者更加快速、更低成本的建立起企业核心能力[19].

  核心能力概念一经提出,就深受产业界和学术界追捧。但近年来,随着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盛极一时的企业轰然倒下,理论学界也开始了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反思,并引出了核心能力刚性的概念。美国学者多萝西·伦纳德*巴顿(2000)对核心能力刚性做了如下定义:"核心能力(容易)形成核心刚度,其中最普遍但也是最不被人意识到的原因之一是过分强调目标。……以前有益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结果过犹不及,不是促进,而是阻碍"[2^.并从知识的角度指出了核心能力刚性的四个特征:对以往经验的盲目迷信、企业内部限制创新、限制未来进行创新性的试验、从企业外部吸收的新知识被滤除[21].

  杨杜(2013)指出,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成长的陷讲",需要在管理上予以化解。在杨杜看来,企业变革分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在量变时期,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好,内部的整合性也属于良性水平,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处于缓慢集聚过程中,他将这种状态称为"渐变阶段".而在质变时期,长期集聚的矛盾相对激化,企业的状态趋于动荡,他将这种状态称为"激变阶段"."激变阶段"实际上是企业在组织或管理上遇到的危机点,是企业成长中的管理陷讲。如果能顺利跳过陷哄,企业就能持续成长;如果困于陷讲,企业就可能中途夭折I3.

  2.6成长理论对中小企业研究不够

  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的研宄有一个由点到面,然后又回归到具体问题的发展历程。

  关于企业的研宄,乃至企业成长的研宄,有一个不断深入的演化过程。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实际上是从彭罗斯提出内生成长理论后,才开始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目前,关于企业成长的理论,林林总总有十几个流派,几十种观点,但这些理论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的研宄成果,从不同的出发点和分析侧面,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成长的理论体系。

  在这中间,有关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大多是从结果推原因,或者将相关理论直接应用到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指导过于泛泛。究其原因,中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企业行为方式表现为共性少、个性稍多,再就是中小企业在成长的历程中变数大,不如大型企业相对稳定,易于观察和分析。将源自于大型企业的成长理论应用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在指导中小企业制定成长战略时,会有一种小孩子生病,只能吃大人服用的药物的趟她与不适。因此,目前国内外针对中小企业的成长理论,明显存在着缺失和不够。

  关键要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的研宄,目前主要围绕大型企业进行,目前国内还没有太多见诸报道的研宄。首先一点,厘清推动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尽快确立核心能力,建立起自身优势,是中小企业安心立命之本。如果说大企业的基本任务是发展,那么中小企业同时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有时候,"生存"甚至比"发展"显得更有急迫和重要。其次,中小企业在制定成长战略时,一方面要本着围绕核心要素,建立和强化核心能力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要规避围绕关键要素形成的核心能力刚性对企业的不良影响。相比于大企业,这种刚性会显得更隐蔽,更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很多中途夭折的中小企业,事实上是"未富先老",死于这种"刚性".因此,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开展关键要素对中小企业成长战略影响的研究,对中小企业将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性。

  3影响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主要关键要素

  企业成长是一个过程。一般而言,企业的成长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企业整体绩效水平(经营收入、利润、资产总量等)平衡、稳定增长的势头,或企业绩效持续实现大幅度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与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大跨越的发展过程。因此,企业成长不能以短时间内单纯某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对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尽管经济学和管理学界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有着各种不同的见解,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观点。一是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内部,其代表包括资源基础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等,它们认为企业所拥有的异质性资源、企业所形成的独特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二是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其代表是产业组织学派,它们认为产业定位是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三是折中派,它们认为企业成长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QQ:522-52-5970

中小企业   关键   关键要素研究